就行情而言,药材行情的摆钟似乎在六点钟停摆了,或者说不左不右的乏味。市场不缺资本,不缺热情的追逐,的确缺目标。家种品种依然坚信周期,但当前找不到起点,至少今年看不到价值入手的机会,猜测明年也难有低价的价值体现。野生品种也跟随市场的低迷,像蜗牛一样爬行,即使上去三步也退回两步。
亳州白芍产新进入旺季,今年高开低走,三四级货折干也在17元之上,像所有的家种大宗品种一样,周期乱了?低价没了?一直横了?亳州面积不小呀,但连续几年,价格趋势并没有体现出来,山西、河南、山东,甚至东北和新疆都有发展,甚至说山西大量发展,但看看现实价格,也就不温不火,让人怀疑了周期,开始质疑价值了!
就我个人而言,在回顾过去两年以三七、太子参为代表的家种品种行情走势,也经常陷入自我怀疑:持续高价的大宗品种,多少多少的种植面积,理当出现一次价值回归,必然出现超低价格,至少要在低价上横很久才能逐渐走出吧?但错了,至少现在错了,历史低价是历史了?价值需要重新定位了?农户不在亏钱了?一亩药材就该顶十亩甚至百亩田了?
农民富了,低价不再卖了,不会亏本卖药材了?成本需要计算工钱了,至少要按富士康的打工费用的一半来计算吧?啥都贵,药材为啥不可以贵?药材高价是多年积累的价值回归?等等,咋说的都有。
如果问我自己,问过多次了,我最终的想法依然是固执的认为:家种中药材必然要保持着价值规律!如果收益高于身边的农作物,就必然要增加种植,一直增加,直到有一天在低价的打击下,不得不缩减生产进行调控。当前的普遍估值过高,在行情的历史上,依然是短暂的一次波动。如果价格确定高于价值,就存在经营风险,没办法,机会不是找来的,往往是等来的,等不及的,就可能被吞没。
石菖蒲产新旺季结束,有些地方可以全年采挖,受前期暴涨影响,今年采挖积极性空前积极,由于市场聚集货源太多,产地尚有充足货源待售,价格一直在回落,目前市场江西货已经跌到了42元,产地一线收购仅仅36元,湖北、湖南货价格更低,目前行情仍没有止跌的迹象。重楼市场几乎断档,统货都要价1200元,现在是青黄不接,新货上市后会好些,但去年家种品的冲击是短暂的,今年重楼的价格更充满玄虚。
白芷产新结束,价格支撑住了。白术紧接着要产新上市,也能坚守当前的价格吗?甘肃品种一片冷清,但当前的价格尚没有撼动的条件,产新之后呢?旱半夏已经产新,次产区的发展也形成打击的力量,并且还有走强的期盼。元胡当初说要进入四十以内,但五十块的价位似乎稳如泰山。砂仁多年低价,理应出现暴跌,但依然意外中。酸枣仁产新季节到了,由于污染太大,今年不让洗枣,也就是不能收购鲜枣加工了,一方面今年的含量可能会由于推迟采摘而达标,另一方面会不会对行情有没有影响?
九月份之后,很多根类大宗品种迎来产新季节,按目前看来,很难出现意外的行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