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不说中药材当前的价格状况和这些宏观的经济和大宗商品之间的联系,也不谈什么蝴蝶效应,我们切身体验的是中药材行情目前的状态不好,视力范围看不到未来能出现什么催化剂能改变当前的状态。
相反,我们看到的是行业流通渠道的变化,昔日繁华的药材市场变得冷冷清清,药商一次又一次的期望落空。中药材大宗品种总体上库存在不断积累,中药材的生产仍然处在高位,中药材行情必须经过一次大的洗涤,依靠价格调减生产,依靠消化调减库存才能迎来下一次的行情转机。
从经营投资的角度看,当前,总体上,中药材还没有投资的价值!因为价格还太高,可能还需要等待个三年两年。
我们是否也需要怀疑,劳动力成本已经经历的多年的大幅上涨,并且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已经阶段性到位的劳动力水平如果出现了稳定,甚至下调,也将影响到我们的行情。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把劳动力成本上升作为分析药材涨价的一个条件。但这个条件是否已经出现了变化呢?比如,野生药材年内的行情我们也看到了,大多数也处于停滞状态,很多历史上持续走高的品种没能延续下来,甚至一些被市场看好的品种出现了下调。我们是不是该换一种思维看待那些历史上持续上升的品种呢?我们不能习惯那些野生品种上涨的曲线,因时而异的进行判断。为什么当初出现了十七个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什么现在只剩下几个还是挣扎着在运行?而且是在需求量增加的情况下,造成的专业市场的萎缩。已经颓废的市场中的一些药商该转行的已经转行了,必须存在的药商需要一个怎样的、明朗的模式存在或继续发展?
是电子商务模式吗?电子商务出现的一个关键就是垂直和透明,透明的交易会让以往的暴利经营消失,而垂直的流通,也会让那些大量的中间商丧失存在的价值,比如亳州就存在一个巨大的中间商群体,是他们在药厂和市场、产地之间做采购。还有一个可能,电商巨大的交易是在网络中实现的,现实中原有的场面会被严重弱化,我们看看网上的交易量,再看看当初繁华的商业街和商场,或许就是药材市场的未来。
中药材电子商务之所以迟迟没有渗透到我们这个行业,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商品特征造成的,也是由于是大宗交易的原因,如果这些问题被解决了,中药材的经营贸易又将是怎样的一种场景?
本期,市场热点不多。历史上任何一次疫情所造成的行情都是悲惨的结局,最终最大的受害者都是市场药商!埃博拉疫情在市场上都懒得被提起,是成熟了,还是离我们太远?板蓝根生产调减已经造成了行情回升,新货价格10元左右,如果出现疫情,厂家们已经储备的很充足了,还会是药商自己倒来倒去。青翘没有库存大幅减产,尽管价格历史最高,也该引起相关的注意。
海金砂一直是费工费时的药材代表,是老年人在进行生产的药材,是长远看好的品种。今年产地减产严重,市场价格有所上升,不知道这次还有没有大量的假货进行冲击。红参高开低走后再次反弹,本期稳定。三七农民巨亏,尽管本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升,但震荡下行趋势依然不改。
正在产新的大宗品种很多,白术、党参、板蓝根、白芍、桔梗等等会陆续干燥,鉴于当前的事态,大多数家种品种大量上市之后,行情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