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药开发,用途拓宽
此药有驱虫止痛功效,用于兽药的原料逐渐增加;吴茱萸粉作为外敷用药,治疗范围广,疗效明显,正在走入千家万户;此外,吴茱萸作为癌症治疗新药,现在已经进入临床试用阶段。
吴茱萸属于小三类品种,原先统计的年需求量为300到400吨,现在看来,内需家外贸至少需要500到800吨。小三大有转正之趋势。
二、长期低价,大面积砍树,总产萎缩
吴茱萸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到达150元的天价,其后大部分时间都徘徊在20元以下,有好多年甚至在10元以下徘徊。虽然有个别年份曾经达到四、五十元,但是持续时间短暂,可谓昙花一现。老百姓从来就没卖过好价格。时间长达20多年。
多了是草,吴茱萸亩产极低,采摘加工费时费力,产新期间为台风多发时期,往往遭遇狂风暴雨。那么低的价格,也只有老人小孩去摘,若要顾人摘,那就是赔本的干活。于是,许多基地和农户选择了砍树,改种其他。
据调查,湖南、贵州、江西等主产区,吴茱萸在地面积十剩其一。像新晃、铜仁原来可以产百吨的道地产地,现在要组织10吨货都困难了。许多号称千亩的基地,今年竟然颗粒无收!
产区的吴茱萸树要么被砍,要么被杂草吞噬,要么老化枯烂,(吴茱萸树,栽后三年初产,五年后有10年左右盛产期,其后老化,生命期大多不超过20年)。于是,近年来,产量年年下降,今年全国总产量不到300吨。
三、库存空虚,供不应求
吴茱萸属小三类药材,除了专营户,外人参与甚少。在基地蓬勃发展后,产出远超所需,低价还是没多少人收购。所以弃摘现象十分突出,大部分都是在树上自生自灭,无人理睬。所以,累积库存微乎其微。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走向,物以稀为贵。这是颠扑不破的市场真理。用量逐渐变大,产量骤然变小,供求矛盾马上凸显,“少了是宝”,专营户纷纷抢购,于是价格迅速上涨也在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吴茱萸经过漫长的20年的痛苦煎熬,终于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完成了靓丽的转身,迎来了美丽的金色年华。未来的剧情将会如何演绎,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了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看她将会创造怎样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