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争夺之一:蝉蜕
蝉蜕为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虽蝉蜕年需求量算不上大,但近年无论药市大环境如何风云变化,蝉蜕始终保持坚挺上扬趋势。市场经济原理告诉我们,如此坚挺的价格背后,必然是供需关系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然蝉蜕自身的利好作用不可忽视,野生资源的不可控性、劳动力的外流导致采集人员减少、产区干旱……但在诸多因素当中,近年兴起的食用蝉蛹风潮,相信功不可没。科学证明,蝉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蛋白质,在21世纪以后,各地开始出现蝉蛹食用现象,并越来越受欢迎,在北京、上海、山东等地已相当普遍。今年蝉蜕产新之际,新闻更是曝出山西临猗村民捕捉金蝉(即蝉蛹)日入千元,村民的捕捉热情高涨,大量黑蚱还未羽化脱壳即被捕捉,上游产业链遭到破坏,作为下游链条上的蝉蜕当然不能幸免,产量的减少,坚挺的价格也就无可厚非了。
资源争夺之二:九香虫
九香虫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作为小三类品种,九香虫的需求量有限,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品种,自2012年开始行情高歌猛进,从140元左右快速上攻,400元、500元、700元……不断刷新历史高价,最终突破了千元大关。在九香虫数以百倍上涨的背后,同样是资源减少及需求的扩宽,当然也与九香虫食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九香虫经过烹饪后食用,不仅味道佳,而且对于神经性胃病,心口痛,脾肾阳虚的腰膝酸软乏力等都具有显著疗效,逐渐成为人们追捧的美食,其食用量增加。野生资源产量本就不可控,加上产地使用农药和捕捉劳动力的缺失,让九香虫的产量逐年减少,总量不变,食用量增加,那么势必压缩药用需求,药食相争的局面不可避免。正是这样,造就了九香虫破千的神话。
资源争夺之三:乌梢蛇
乌梢蛇同样为药食两用类品种,市场既有家养资源也有野生资源供应,但由于家养技术不够成熟,家养成本较高,市场主要以野生资源供应为主。乌梢蛇与上述品种一样,在食用量增加而野生资源逐步减少的情况下,药用与食用在资源上的争夺也就更加白热化。在资源争夺的背后,推动的则是价格的连年上扬,乌梢蛇半剖货从2012年的100多元价位拉升至300多元价位,价升50%以上。
上述品种都有一个共性,即为野生动物类资源,资源量呈逐年减少的态势,同时食用热潮的兴起,使食用量显著增加,资源分配失衡,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不难发现,野生类品种、动物类品种问题更为突出,而家种、家养及植物类品种则相对没有这种顾虑,主要是与资源量的多少及用途相关。其实,在药市淡季氛围不断发酵的情况下,此类品种坚挺的价格,为市场增加了一丝希望,或许在兴奋之余,更应该思考,如何通过合理手段,缓解这种药食相争的局面,引导市场的合理健康发展。